2025年3月26日晚间,泸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泸州银行”,股份代号:01983.HK)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泸州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09亿元,同比增长9.20%,净利润12.76亿元,同比增长28.31%,不良贷款率压降0.16个百分点至1.19%,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营收利润双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2024年,中国经济在“稳中求进”的基调下迎难而上,展现出强大韧性。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泸州银行以党建引领经营发展,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以金融“五大篇章”为纲,积极承担“与地方共成长”的使命担当,交出了一份“质效双升”的年度答卷。
截至报告期末,泸州银行资产总额达人民币171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8%,其中客户贷款总额人民币1039.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0%。负债总额人民币158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8%,其中客户存款总额人民币1,353.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04%。
以提质增效为抓手,推动发展质量跃升。2024年,泸州银行收入利润持续双升,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2.09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税前利润总额人民币17.85亿元,同比增长42.69%;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2.76亿元,同比增长28.31%。
以风险防控为基础,带动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其中,不良贷款率1.19%,较上年下降0.16%;拨备覆盖率435.19%,较上年末上升62.77个百分点。资本基础不断夯实,完成人民币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12%、10.15%及8.27%,满足监管要求。
践行价值共享理念,推动投资回报长期可持续。实现每股收益人民币0.43元,同比增长0.10元,拟每10股现金分红人民币1.2元。
融入区域经济大局,筑牢发展根基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的牵引下,区域性金融机构正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作为川南地区金融主力军,泸州银行紧跟政策导向,构建差异化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成为政策落地与区域发展的双向纽带。
报告期内,泸州银行深度融入四川省"四化同步、五区共兴"战略布局,持续加大对地方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支持,累计推出30余款特色产品,其中23款可在线办理,是四川省首家实现房产抵押贷款在线办理的银行。截至2024年末,泸州银行向泸州地区投放贷款余额692.7亿元,增长13.6%,连续七年为泸州第一大贷款银行,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泸州银行多措并举拓宽资金来源,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24年发行1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使用央行支小再贷款62亿元,规模为四川省城商行第一。在四川第三轮财经政策互动期间(2021至2024年1季度)帮助小微企业申请贴息资金1.93亿元,占全省贴息资金30.68%,排名四川银行业第一。
未来,泸州银行将紧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深度融入泸州“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银行决策高效、服务灵活的优势在实现自身“轻资本、高效率、特色化”转型的同时,始终践行“与城共生、与企共进、与民共富”的使命担当,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韧劲,谱写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区域崛起的时代新篇,持续书写金融与地方经济“双向奔赴、互利共赢”的壮阔答卷。